重庆龙都医院康复中心张红琴医生为11岁多动症儿童做注意力训练
“孩子上课,一节课能玩坏3支铅笔,考试次次不及格……”重庆的李妈妈带着11岁儿子来到重庆龙都医院康复中心时,声音里满是疲惫。让她看到希望的是,经过张红琴医生的注意力训练,孩子不仅专注力提升了,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。
11岁的小航(化名)被多动症困扰了很久:上课坐不住,不到5分钟就想站起来;老师讲课他听不进去,手里总在摆弄橡皮、尺子;写作业拖拉磨蹭,简单的数学题也会看错数字,考试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徘徊。妈妈带他试过很多方法,报过注意力培训班,买过专注力玩具,都没什么效果,孩子反而越来越抵触学习。
张红琴医生长期专注于儿童多动症、注意力不集中等发育行为障碍的诊疗,擅长结合多学科方法制定训练方案。她了解到小航喜欢打篮球,便从兴趣入手:“我们来玩‘投篮注意力游戏’好不好?投进一个球,就可以做一道算术题。”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消除他对训练的抗拒。
展开剩余48%针对小航的情况,张医生制定了一套多科结合的注意力训练计划:
感统训练:通过平衡木、蹦床等游戏,改善身体协调性,让孩子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
专注力小游戏:“舒尔特方格”每天练5分钟,从9格慢慢升级到16格,逐步延长专注时长
学习习惯培养:用“番茄钟工作法”,让小航每次专注写作业20分钟,休息5分钟,完成后就贴一颗星星,集满星星兑换一次打篮球的机会
家庭配合:教家长在家用“正向鼓励法”,不说“你怎么又走神了”,而是说“你刚才认真写了10分钟作业,真棒”
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,小航的变化让全家人惊喜:上课能坐得住了,偶尔还会举手回答问题;写作业的速度快了很多,错题也少了;最近一次数学测验,成绩从原来的52分提升到了68分。
“现在孩子愿意主动写作业了,虽然还需要提醒,但比以前强太多了!”李妈妈笑着说,每次带小航来训练,张医生都会详细记录进步,耐心调整方案,让她心里特别踏实。
张红琴医生常说:“多动症孩子不是故意调皮怎么加股票杠杆,他们只是需要更科学的引导。”
发布于:重庆市